昆明培训网 > 昆明小儿推拿师培训机构 > 昆明源力教育
首页 培训网 最新资讯 热门问答

昆明源力教育

免费试听 0871-63103425

您当前的位置: 资讯首页 > 小儿推拿师培训资讯 > 小儿推拿不见效果会有哪些原因

小儿推拿不见效果会有哪些原因

来源:教育联展网    编辑:佚名    发布时间:2021-08-18

导语概要

操作不当是小儿推拿效果不好的主要原因共6个方面

小儿推拿不见效果,会有哪些原因?



在小儿推拿的实际应用中,经过临床观察和与操作者(主要是一部分小儿推拿从业者和大部分孩子家长)的沟通交流中,我们发现了一个常见问题:小儿推拿没有预期效果!


这是什么问题呢?


有人以为可能是学的小儿推拿技术有问题,有人以为可能是这些情况不适合小儿推拿,有人以为可能是操作出了问题……


而真实原因是什么呢?

绝大部分是因为操作不当!(主要有6个方面)



1取穴不准

临床还容易忽略的问题是取穴的准确性。虽然,一般小儿推拿医师们都能准确地找出穴位并正确运用。但客观上,由于小儿推拿穴位众多,穴位间距很近,穴位形态多样(有点线面之不同)它们又分布于表面积比成人小得多的幼小肢体上,稍不留意,就会取穴不准。


如二人上马与精宁穴,一般用掐法或指端揉,以减少接触面积,准确取穴,若误用螺纹面,则可能一指覆二穴,又如前臂挠侧**为三关,尺侧**为六腑,正中线上是天河水。


《小儿推拿广意》认为推时,“必似线行,毋得斜曲恐动别经而招患也”;再如八卦是同一个平面上的八个等距离方位,如果运八卦时,未将儿手放平,任其屈曲,运时就不在同一个平面上,也不成其圆周了。这些无意中的失误**难察觉,却往往是影响疗效的重要因素。所以,医者于临床必须对技术精益求,随时关注指下的运动。


2辩证失误

由于小儿无七情六欲(或者说很弱),病因较单一,或受外感,或为饮食所伤,或先夭不足,患病以发育障碍及消化和呼吸系统疾病为多,很容易给人以错觉,认为小儿疾病单纯,不需辨证或无证可辨。


加之近来一些推拿著作,过分强调独穴的作用,如“止咳平喘效穴”,“发汗每用必效”“退热甚速”等等,仿佛小儿推拿只要掌握几个效穴就可以了,根本用不着辨证.。


众所周知: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精髓,是取得临床疗效的前提。不同证候用不同方法进行治疗是中医各科所遵循的原则。小儿推拿是祖国医学的组成部分,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进行的医事活动,又怎能违背辨证论治这一根本准则呢!


就小儿腹泻而言,外感有风寒、暑热、湿热、寒湿之不同,内伤有脾虚、肾虚之异,更兼饮食所伤、惊风所致。若不明辨,无的放矢,恐犯虚虚实实之诫。至于临床尚有把痢疾等当成普通腹泻治疗,欲求良效,实属难矣。


3乱投手法

手法是治病的关键,是千百年来历代医家同疾病斗争的经验总结,那些代代相传既定的规范化的手法动作,看似简单,其实都有其深刻的内涵。


《推拿捷径》说得好:“推拿纯凭手法,施治需察病情,宜按宜摩、寓有寒热温平之妙,或揉或运,同一攻补汗下之功”。如果不熟悉各种手法的定义,适应范围,不掌握其操作要点,随心所欲,乱推一气,岂不如《动科铁镜》所言:“不谙推拿揉掐,乱用须添一死”。


如揉法的左转与右转、八卦的顺运与逆运、摩法的急摩与缓摩、七节骨、板门横纹的上与下、天突穴施揉的轻重,凡此种种,手法变,临床功效亦变,医者只有在辨证的前提下,随机应变选择适宜的手法,才能确保较好疗效。


4配穴不当

由于古人记载穴位的功能和适应症较广泛,同一病症有许多可供选择的穴位。如小儿惊风可取之穴有几十个,一些医生在推拿时,觉得这个穴位好,那个穴位也不错,结果每次治疗取穴很多,少则十几个,多则几十个。


每个穴位的特性不一:

暖穴能温里散寒,温经止痛,主治一切寒症;

凉穴能清热泻火,凉血消肿,主治一切热症;

补穴补脏腑之虚,益精气血等物质不足;

泻穴泻脏腑之实,逐有形与无形之邪。


若穴位过多,过杂,小儿皮部经气的感应就不专一。加之每穴推拿时间相对缩短,达不到阂上刺激,疗效必然降低。我认为正确的配穴方法来自正确的辨证。完整的辨证包括辨明病因、病位、病势和病机,还特别强调标本及天人关系。与之相应,推拿可分别选择针对病因、病位、病势的穴位(病机为前三者的高度概括),再佐以治标之效穴,共组处方。

如:

风寒犯肺,肺失清肃之咳嗽,可以清肺经,推天柱骨,揉风池(病因风寒),推揉擅中,推揉肺俞,揉乳旁乳根病位胸肺,搓摩胁肋等。

此为实证:

若鼻流清涕加揉迎香或黄蜂入洞,寒战高热加清天河水,咳而痰多加揉掌小横纹等(效穴)等。


这种配穴方法,取穴少而精,针对性强,标本兼治,疗效较佳。


5推时较短

关于小儿推拿治疗时间的长短与疗效的关系,目前尚缺乏比较实验研究。我认为适宜的推拿时间是治病的根本**!


时间的长短主要由推拿的部位、手法的轻重和推拿对象的生理病理等特性来确定。我们知道成人推拿多是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如头、颈、肩、腰、腿、胃、腹等疼痛)以及循经点穴,所以,治疗时间相对较短,而小儿推拿除了运用与成人推拿基本一致的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如:


咳嗽、哮喘可开胸、揉乳旁、乳根、分推肩押骨;

腹泻可摩腹、揉脐、揉夭枢;

遗尿可揉丹田、关元、擦会阴等。

还可以循经点穴:如


头痛点太阳、印堂、风池;胃痛点中院,足三里;牙痛用合谷等外,还必须根据小儿特定穴位多分布于肘膝以下、尤以两手居多的生理特点选穴治之。同时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皮毛柔弱,不耐重手法,必须耐心细致,手法宜轻柔平稳,所以除了救急,小儿推拿的时间一般都较成人长。对此没有深刻认识,把小儿推拿混同于成人推拿是不可能取得好的疗效的。


那么,小儿推拿的时间到底多少合适?我认为可从两方面考虑:


其一,每穴的推拿次数,《三字经》有:“大三万,小三千,婴三百”的记载,在一般的频率下(10~220次/分),根据患儿年龄,每穴可推拿3~10分钟,其中主穴必须**在5分钟以上,每次治疗至少应为30分钟左右。


其二,根据患儿的感应,即得气与否来判断。一般而言,患儿得气时可有矢气、肠鸣、呢气、安宁、微汗出、面微红等表现,医者指下有较推前或涩滞、或柔软、或微微发热之感。当然,对于小儿腹剧痛、高热惊风、昏迷等的救急或特殊穴位和手法的操作,如拿列缺,拿肚角,揉囱门等又当别论。


6注重临床调神

由于小儿就诊时大多数有陌生、惊恐之感。因此,一般患儿都欠合作,常常哭闹;有时,患儿又在推拿过程中熟睡。我们认为:哭闹和入睡都不利于疗效发挥。因为推拿是医生施以手法,作用于小儿体表特定的穴位和部位,通-过皮部、穴位、经络的感应,而调整气血、阴阳和脏腑的功能,以防治疾病的一种外治法。而这种感应性,是建立在精气血等物质基础上的“神”的表现形式,与人体所处的状态密切相关。


哭闹时,患儿手足躁动,皮肤收缩,胸腹紧张,呼吸加速,神浮而不宁,感应性降低。


睡眠时,血归于肝,气行缓慢,穴位、经络处于松弛、休息状态,神滞而不运,感应性也降低。


所以,临床调神,决不可忽视。要调好神,医者必须态度和蔼,语言亲切,衣帽整洁,极负耐心;手法要均匀、轻柔,患儿体位应舒适自然,甚至运用玩具、图书、音乐、故事、电视动画片等形式,尽可能使患儿处于清醒、安宁、神机畅运、感应灵敏的状态,这是取得临床疗效的内在因素。


分析可以看出:

要取得较好临床疗效,辨证是前提,调神是内因,手法是关键,取穴是根本,时间是**,各个环节互相联系,缺一不可,应当高度重视。




上一篇:小儿推拿退烧要怎么推 下一篇:小儿推拿调外感咳嗽要怎么操作
推荐机构 全国分站 更多课程

今日已有25人申请,本月限额500

申请试听名额

已有10254人申请免费试听

01电话咨询 | 0871-63103425

QQ:2993523904
加盟合作:0755-836545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