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校排名> 医学教育网> 慢性血源性骨髓炎的诊断治疗-临床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医学教育网 临床执业助理医师培训

临床执业助理医师

发布时间: 2016年05月24日

慢性血源性骨髓炎的诊断治疗-临床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执业医师培训班

慢性血源性骨髓炎的诊断治疗-临床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检查

1.X线检查

早期阶段有虫蛀状骨破坏与骨质稀疏,并逐渐出现硬化区。骨膜掀起并有新生骨形成,骨膜反应为层状,部分呈三角状,状如骨肿瘤。新生骨逐渐变厚和致密,坏死脱落成为死骨。由于周围骨质致密,死骨在常规正、侧位X线片上可能不能被显示,需要改变体位检查,在X线片上,死骨表现为完全孤立的骨片,没有骨小梁结构,浓白致密,边缘不规则,周围有空隙。

2.CT检查

可以显示出脓腔与小型死骨,在部分病例可经窦道插管注入碘水造影剂以显示脓腔。

3.窦道造影

经久不愈的窦道,须清除病骨死腔或死骨后才能愈合,因此,临床上必须先了解窦道的深度、径路、分布范围及其与死腔的关系。一般采用窦道造影,即将造影剂注入窦道内,进行透视和摄片观察,可充分显示窦道,以便做到彻底清除死腔和窦道。

诊断

根据病史和临床表现诊断不难。特别是有窦道及经窦道排出过死骨时诊断更易。摄X线片可以证实有无死骨,并了解其形状、数量、大小和部位以及附近包壳的生长情况。难以显示死骨者可做CT检查医学教育/网整理搜集。

并发症

慢性骨髓炎窦道附近的皮肤和软组织因持续引流和炎性分泌物的刺激,周围皮肤可发生湿疹样改变,皮肤变薄,表皮脱落,易受损伤。因慢性骨髓炎为长期消耗性疾病,患者肝、脾、肾等脏器可发生淀粉样变。偶有发生病理性骨折。

治疗

慢性血源性骨髓炎的治疗原则是尽可能彻底清除病灶,摘除死骨,清除增生的瘢痕和肉芽组织,消灭死腔,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为愈合创造条件。为达此目的,单用药物常不能奏效,必须采用手术和药物综合疗法。

1.抗生素治疗

应在伤口或窦道附近多次取标本,做细菌包括厌氧菌的培养,以便选择有效的抗生素治疗。由于药物在骨内的浓度远低于血液中的浓度,因此必须应用较大剂量的抗生素进行为期6~12周的治疗。

2.手术治疗

凡有死骨、死腔、窦道流脓,有充分新骨形成包壳,能支持肢体者,均应手术治疗。术前、术中和术后均应给予足量有效抗生素。手术前注意改善全身情况(如给予高蛋白饮食、输血等),增强抵抗力。手术治疗方法,包括病灶清除术、带蒂肌瓣填充术及骨移植术等。

编辑推荐:

执业医师培训https://www.thea.cn/wx1960/

医师培训https://kaoshi.china.com/yishi/wangxiao/

执业医师培训哪个好https://www.thea.cn/wx19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