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校> 社会工作者培训> 社会工作者《中级工作实务》考点:残疾人社会工作的特点
中大网校 社会工作者培训

社会工作者《中级工作实务》考点:残疾人社会工作的特点

来源:社会工作者网校 发布时间:2017-05-17

考点二:残疾人社会工作的特点

本考点的知识内容在新版教材中做了全面的修改。考生应结合残疾人群的特殊性,来理解残疾人社会工作特点中所呈现出的理论、功能发挥和实务前提的特殊性,在理论知识扎实掌握的前提下培养理解和融合贯通能力。

残疾人社会工作的目标是尊重残疾人的公民权利,促进残疾人平等的社会参与,实现残疾人体面工作和尊严生活,推动残疾人树立“自尊、自信、自强、自立”观念,全面提升素质为社会作出更大贡献,达成“共建、共享、共融”的具有亲和力的文化,从而提升人类整体的生活质量。

1.理论视角的特殊性

残疾人社会工作的理论视角具有特殊性。考生需要掌握的是残疾发生上的社会代价论、残疾康复上的社区照顾理论和残疾融合上的社会网络理论。

(1)社会代价理论。该理论认为残疾的发生是人类创造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必然付出的代价。无论是从人的自然属性还是社会属性来看,残疾人和伤残都是与人类社会共存的。

(2)社区照顾理论。该理论强调残疾人是社会上的困难群体,需要通过社区照顾服务。提供在社区的正式服务与非正式服务。提升残疾人“独立生活”能力。

(3)社会网络理论。该理论注重从系统论角度来分析人与人之间关系.强调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之间应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

2.功能发挥的特殊性

(1)微观层面:主要是针对残疾人个体的微观服务。包括为残疾人提供直接的物质性帮助为残疾人提供能力建设的支持服务。

(2)中观层面:主要涉及残疾人社会工作的组织层面。包括推动残疾人社会组织和为残疾人服务的社会组织的发育:推动社区性残疾人社会支持系统的发育。

(3)宏观层面:涉及政府政策和社会文化的变迁。包括推进残疾人社会政策的变迁:增加社会资本,形成“亲和力”的残疾人文化。

3.实务前提的特殊性

残疾人是人类社会中一个较大群体,由于其自身缺陷和社会环境阻碍,常常无法获得平等发展机会,使其在社会生活中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由于服务对象的特殊性也直接导致了残疾人社会工作实务前提的特殊性,包括残疾人社会工作服务更加注重残疾病患应该得到长期的照料;更注重社会资源的整合,更重要是激发残疾人及其家庭成员的潜能;更注重服务对象的优势和能力,强调残存功能的发挥。

考点三:残疾人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本考点在新版教材中几乎与旧版教材完全不同,内容主要突出了残疾人社会工作的本土化发展,考生应结合实际和政策法规运用理论.注意其主要内容以及社会工作者的角色。残疾人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包含两大方面:一是努力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二是改善残疾人的生活质量。此外,还要帮助残疾人提高社会地位和发挥他们的潜在能力与创造性。

1.政策层面: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的政策体系

(1)残疾人社会保护政策体系建设。

(2)残疾人的民生权利和人身权利得到法律的维护和保障。

(3)实施发展残疾人事业的国家规划,把残疾人事业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格局。

考生需要同时掌握2010年国务院正式发布《关于加快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服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中的八大指导原则和两个阶段的任务目标。这对我们开展残疾人社会服务来说是原则性的纲领。

2.服务层面:残疾人康复服务

残疾人社会工作主要包括残疾人康复服务、就业服务、教育服务、婚姻家庭服务和社会预防服务等。考生要知道残疾人社会工作的核心是残疾人的康复服务。

(1)教育康复及其主要内容:①针对残疾人群体;②针对残疾父母、监护人或家属等;③针对社会组织、残疾人服务组织和各类爱心人士。

(2)职业康复及其主要内容:①职业咨询;②职业评估;③职业培训;④就业指导。

(3)社区康复及其主要内容:①开展残疾的预防工作;②开展康复评定和建档工作:③开展具体的康复服务。

编辑推荐:

社会工作者考试培训

社会工作师辅导班

中大网校社会工作者培训班

社会工作者网校排名

1 2

免费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