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培训网 > 杭州素质教育培训机构 > 杭州博沃思未来
首页 培训网 最新资讯 热门问答

杭州博沃思未来

18667097265 免费试听

您当前的位置: 杭州拓展训练营培训 > 杭州素质教育培训 > 杭州7岁孩子怎么样训练他记忆力

杭州7岁孩子怎么样训练他记忆力_杭州记忆力培训班

¥详询

班制:周末班

博沃思未来
上课(咨询)地址:杭州市拱墅区萍水街城西银泰城E座2栋6楼
报名咨询 预约试听
课程介绍
杭州7岁孩子怎么样训练他记忆力

资质认证

杭州7岁孩子怎么样训练他记忆力杭州7岁孩子怎么样训练他记忆力

  温馨提示  

更多 [杭州7岁孩子怎么样训练他记忆力] 资讯、更多优惠活动! 请联系在线客服!! 


杭州7岁孩子怎么样训练他记忆力

训练原理

杭州7岁孩子怎么样训练他记忆力

埃利内迪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皮考尔学习和记忆研究所神经生物学副教授):人的大脑神经元任何年龄都可重塑自身连接。

我有疑问要咨询

当你学到新的知识时,新的神经元就会生长,彼此之间也会建立更多的连接。你学的越多,你建立的连接就越多,那么神经网络的增长也越大。

杭州7岁孩子怎么样训练他记忆力


  温馨提示  

更多 [杭州7岁孩子怎么样训练他记忆力] 资讯、更多优惠活动! 请联系在线客服!! 


杭州7岁孩子怎么样训练他记忆力

理解力-逻辑思维

杭州7岁孩子怎么样训练他记忆力

理解能力不足的特征表现

杭州7岁孩子怎么样训练他记忆力

阅读与读写障碍的表现

杭州7岁孩子怎么样训练他记忆力

阅读障碍与大脑

杭州7岁孩子怎么样训练他记忆力

在博沃思如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针对大脑的阅读区域进行直接训练,改善孩子的阅读困难和阅读障碍问题。对于造成阅读困难/障碍的两种情况,博沃思都有相对应的训练方案。

杭州7岁孩子怎么样训练他记忆力杭州7岁孩子怎么样训练他记忆力杭州7岁孩子怎么样训练他记忆力


  温馨提示  

更多 [杭州7岁孩子怎么样训练他记忆力] 资讯、更多优惠活动! 请联系在线客服!! 


杭州7岁孩子怎么样训练他记忆力
?
马亚婷:如何让孩子拥有快乐生活的能力
?



文章根据马亚婷老师讲座录音整理

文末点击“阅读原文”即可马上收听专家课堂录音哦~

情绪管理:如何让孩子拥有快乐生活的能力?

主讲专家:马亚婷

大家好,我是马亚婷,今天我们聊的主题是情绪管理:如何让孩子拥有快乐生活的能力。

在今天课程开始前,我想先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

前些天有一次在飞机上,正好有一个妈妈和她小孩坐在我的旁边。孩子在旅途中感到无聊又烦躁,便开口向妈妈要他的喜欢的玩具汽车,可能因为太占地方他的妈妈把小汽车装在托运的行李箱里面了。

刚开始,妈妈耐心地跟孩子解释说:“宝贝,很抱歉,但是我们现在不能要玩具汽车。它现在在另一个大行李箱里,这个箱子在飞机的另一个地方。”

“不行,我想要我的玩具汽车”,儿子可怜地哀求。

“我明白,宝贝。但是玩具汽车不在这儿呢。它在下面的行李舱里,下飞机之前妈妈没法把它拿出来。对不起!”

“我就要我的汽车!我就要我的汽车!”儿子大声喊叫并且开始哭起来。

这时,妈妈也越来越不耐烦:“我知道你想要玩具汽车,可是它不在这儿。这样吧,我们一起看一本托马斯的故事吧。”妈妈边说边摸索着拿出儿子的图画书。

“不要托马斯!”儿子哭闹着,生气了。“我就要玩具汽车!现在就要!”

飞机上所有人都把目光投向了他们,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妈妈这时的感觉?

好,故事说到这里,就引出了我们今天的主题:情绪管理。



1. 情绪是什么

情绪的定义

情绪是个什么东西呢?心理学上的定义:情绪是人对知觉到的独特处境的反应,具有广泛的内涵,包括情绪体验、面部表情、生理唤醒、认知过程、行为反应等方面,也是人脑对客观外界事物与自身需求之间关系的反应。简单地说,情绪是一种感受,通常是由事件引起的,比如说我刚才故事里讲到的,飞机上这个孩子因为拿不到自己喜欢的汽车玩具而失望、哭闹,再比如,因为孩子的哭闹及众人的关注引发妈妈的焦虑、烦躁等情绪。

情绪从哪来?

情绪的产生和控制在我们的大脑和身体中是一个复杂的生理和认知过程。简单来理解一下。大脑中与情绪**相关是两个广泛的区域,一个是边缘系统,它的主要功能是产生情绪反应。另外一个是前额叶皮质,调节情绪主要由它来参与。这两个部位就好比是一辆汽车的油门和刹车,保证我们既能感受到情绪又能适当控制情绪。那认知在情绪调节中起到什么作用呢?我们的认知活动是在大脑皮层进行的,也就是说,认知会影响情绪如何被调节。

举一个例子,孩子不小心把水杯打破了,这样一个情景进入父母的脑海中,传递到边缘系统,边缘系统产生了情绪反应,父母可能会不开心。这个时候,父母的认知也在前额叶工作,如果父母认为:“这个臭小子,昨天刚刚打破了一个杯子被批评了一通,今天就又把新杯子打破了,怎么这么不长记性呢?!”,这么一想,那可想而知,接下来父母肯定是会生气甚至暴怒的。但是如果父母认为:“小孩子嘛,身体的运动和协调能力都正在发展,难免会控制不好水杯,没什么大不了的”,这样想的父母的情绪可能很快就平复了。

之所以要讲情绪的生理机制,重点是想告诉大家,认知调节在我们的情绪管理中非常重要,如果我们对孩子的各种行为有正确的认知,我们就不会那么轻易地对孩子发脾气了。而且,参与情绪调控的大脑前额叶皮质,这一部分脑区的发育到25岁左右才会成熟。从这一点上说,孩子的情绪调控能力不成熟也是是完全可以理解和接受的。

接下来,需要和家长朋友们分享一个理念

“好情绪”“坏情绪”,都有好作用

人类之所以拥有情绪,不仅仅只是为了感受“喜怒哀乐”,情绪对我们有重要的功能。具体表现在以下四点:

(1)情绪的主要功能是帮助我们适应与生存,也就是说,情绪能够帮助我们采取适应性行为来顺应环境的变化而生存下来。比如孩子刚刚出生时,不具备独立生存的能力,需要依赖于父母的照顾,孩子**情绪来向父母传递信息,与父母进行交流。孩子会直接表达自己的情绪而不加掩饰,饿了就大哭;有人陪着玩,就开心地笑。

(2)情绪还有着动机功能。假如你去餐厅吃饭,吃下**口发现菜品已经变质了,你为什么会很快地要求餐厅退款或免单呢?通常我们的回答是“我很生气”或者“我很失望”。那么我们可以看出情绪也是行为的动力。

(3)情绪还对我们的行为有着组织的功能,情绪带来的生理唤醒有时会给我们带来好处,有时会让我们表现糟糕。我们可以回想一下自己上学时考试的经历,平静而专注的情绪让我们发挥出色,而高度紧张的状态,会让我们考得一团糟。太高和太低的生理唤醒对我们的行为表现都是不利的。

(4)情绪还有着信号功能。也就是说,情绪具有在人际间传递信息的功能,这种功能一般是**表情、语气或行为来实现的。看见某人生气时,我们会远离他,而一张笑脸会让我们愿意与之亲近。

我们通常把情绪区分为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积极情绪通常让我们感到舒服,如高兴、兴奋、快乐、满足、 等,而消极情绪通常是令人不舒服的,如愤怒、悲伤、害怕、沮丧、紧张等。我们喜欢积极情绪,不喜欢消极情绪,这是人之常情,但这并不意味着消极情绪就是坏的。情绪本身其实并无好坏之分,每一种情绪都有其存在的意义。比如恐惧让我们警觉,让我们远离危险,比如看到开过来的汽车,恐惧会让我们赶紧躲开汽车;愤怒是我们争取自由和进行自我保护的本能;悲伤哭泣能减轻我们的压力,也能让我们在失落中获得他人的帮助。不管是哪一种情绪,对孩子的成长都有重要的意义,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泪水甚至与欢笑是同等重要的。因此,作为父母,我们不是要去消灭孩子的负面消极情绪,而是要引导孩子采用正确的方式释放和处理这些情绪。


2. 如何处理孩子的消极情绪

相信很多父母都经历过这样的情形:孩子无理取闹发脾气,孩子怕这怕那不够勇敢,小朋友之间闹矛盾生气等等。这些情况下都是孩子负面情绪爆发的时候,也是父母**为崩溃的时候。正确处理孩子的消极情绪,并借助这些机会来培养和发展孩子自身的情绪能力,是好父母的必修课。孩子经历负面情绪的时候,是一次学习情绪调控的机会,但孩子能不能借此获得成长,取决于父母能不能帮助孩子正确面对消极情绪。

今天的课程中呢,我们就给家长提供两个有效的技能,**个是你的情绪我能懂{这个法宝帮助家长读懂孩子的情绪}

处理孩子负面情绪的**步是:理解和接纳孩子的感受,正确解读孩子的情绪信号。父母尝试不把情绪看作是“好”或“坏”的,也不要因为孩子脾气大、情绪化,就说孩子性格不好,而是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他的感受,去了解孩子情绪背后的真正需求,这在心理学中叫做共情或同理心。共情是帮助孩子进行情绪管理的基础。

怎样才能做到共情呢?简单地说,就是要觉察孩子的情绪,倾听,并且认可孩子的情绪。孩子的情绪背后时常有不同的原因,父母可以从以下三点来尝试理解孩子,这样有助于我们对孩子的共情。

**点,有时候孩子想要做一些事情,但因为语言或行动能力还跟不上自己的想法,会有一些挫折感,这种情绪说不出来,就可能表现为发脾气、哭闹。2~6岁的孩子表现得有些情绪化,这对他们来说是正常的。比如孩子想搭很高很高的积木,但是一不小心,积木塌了,孩子很不开心,这时候父母如果细心观察到了孩子情绪产生的原因,就可以温和地抱抱孩子,说:“宝宝的积木塌了,感觉很难过,对不对?”要是父母猜对了孩子的情绪,孩子通常会回答“是的”,或者虽然说着“不是”,但是脸上会露出笑容,被理解的感觉就是这么好。通常这种时候不需要父母为孩子解决什么问题。

第二点,小孩子们常常选择不恰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这不是因为他们“坏”或有恶意,也不是故意跟父母对着干,而是因为他们面对强烈的情绪时有些手足无措,他们既不理解这些情绪,也不知道怎样才能感觉好一些。孩子表达情绪的方式通常也是含糊不清的,容易令大人感到困惑,因为他可能还没有能力告诉你他自己的感受。孩子在闹情绪、发脾气的时候,与其把他们看成是表现不好的孩子,不如将他们看作是需要帮助的孩子。这时需要我们耐心一些,解读孩子的非言语信息。

第三点,还有些时候孩子情绪不好是在寻求父母的关注,他们可能有一些需要没有满足,或者有一些错误的观念,认为只有父母随时随地关注他,为他忙得团团转,他才是真正被爱的。比如,女儿拿着在幼儿园画的画来给妈妈看,但妈妈正忙着做饭,头都没抬地说:“真棒!你是一个小画家了。”看着妈妈并没有停下手中的活儿。女儿就不说话了。一会儿开饭的时候,女儿也许会宣布她肚子疼而不想吃饭。父母可能会觉得女儿在“故意跟他们对着干”,如果因此去惩罚孩子,会让已经不开心的孩子感觉更糟糕。在这个例子中,孩子需要的爱没得到满足,孩子可能会觉得,自己没有晚饭重要,“妈妈并不那么爱我”。孩子对父母的非言语信息也非常敏感。父母的表情、语气的重要性甚至超过了父母说的话。其实父母不论如何注意,可能都是难免会让孩子感觉有些“伤心”或者“父母不爱我”候。此时,重要的是,蹲下来和孩子平视,或者抱着孩子问问:“是不是你有些时候觉得妈妈不爱你呀?能不能跟妈妈说说,为什么你觉得我不爱你呢?”如果孩子的消极情绪能获得父母的理解,不被父母忽略、误解甚至惩罚,孩子会形成宝贵的安全感,发展出较为稳定的自尊,能够接纳自己的情绪,才有可能具备良好的情绪调控能力,这些都是对未来幸福生活相当重要的。

如何应对孩子的父母情绪,我们给家长提供的第二个法宝是:情绪处理工具箱

通常我们所说的情绪能力,包括三个部分,理解情绪的能力、表达情绪的能力和调控自己情绪的能力。有心理学研究显示(Nelis等,2011),情绪能力的发展与主观幸福感、健康、高质量的社会关系以及就业状况都是有关系的。因此,培养情绪能力是让孩子拥有快乐生活的途径之一。

培养情绪能力具体如何做呢?首先来看看如何培养孩子理解情绪的能力。这里要介绍的是两个小方法:

(1)为情绪命名。

(2)为情绪提供原因和线索。

在孩子年龄较小的时候,还不能清晰地意识到自己的情绪,也缺乏准确描述感受的词汇。这个时候父母可以帮助孩子发展情绪词汇。基本的方法是,父母**倾听和观察注意到孩子的感受,并用平静而准确的话语说出这些感受,父母可以把自己变成孩子行为和情绪的解说员,给孩子提供丰富的语言环境和情绪线索。例如,在孩子因为积木塌掉而闹情绪时,父母可以说:“宝宝想把积木搭得很高很高,这很不容易。现在积木塌掉了,宝宝感到很难过。”这时候孩子不需要回应父母的语言就可以从中获益,因为这时候父母不但传递着对孩子行为的兴趣和关注,还表达着对孩子情绪的理解,孩子可能就会理解到,原来我这种不开心的情绪叫做“难过”。我们不但要让孩子了解这种情绪,还要让孩子认识到这种情绪是什么东西引发的。

这种方法的目的是给孩子的情绪贴上一个标签,或者给孩子的情绪一个名称,并且给出这种情绪的前因后果,这样孩子不但能理解这种情绪叫什么,还会知道这种情绪会在什么时候出现。也许下次出现类似的情况时,孩子就不会情绪失控,而会说出“我很难过”了。

父母还可以帮助孩子理解自己情绪带来的生理反应。比如孩子因为玩具被抢了而大发脾气,**终出手打了小朋友,两个人都大哭起来。父母可以在孩子冷静下来之后,问问孩子“你生气的时候,有没有注意到自己的身体有什么变化?”孩子可能会发现自己当时双拳紧握、脸在发热,或者噘着嘴。这样父母能帮助孩子确认他自己在什么时候真的发脾气了,还可以教孩子在这种时候怎么做会感觉好一点,比如深呼吸、跺跺脚、转移注意力、跑跑步什么的,还可以大声地说出自己的感受“我生气了”。

父母平时还可以经常给孩子准备一些符合他年龄的绘本或故事书。市面上有些绘本是专门给孩子讲解情绪的,这会很有帮助。绘本和故事书里面有人物和事情,父母可以经常跟孩子一起阅读,读到某些情节时候,可以问问孩子“你觉得主人公感觉会怎样?”“你觉得他接下来会做什么呢?”,也可以跟孩子强调情绪“大灰狼来到了门外,小猪很害怕”。这样能帮助孩子从图片里人物的表情、肢体、语言等线索去识别情绪,发展孩子的同理心。

如果父母经常对孩子的情绪表示理解,也经常教孩子描述情绪的词汇,孩子就比较容易学会用语言来表达情绪。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如何培养孩子的情绪表达能力。

(3)合理地表达情绪和要求

情绪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理念就是,孩子有任何感受都是可以的,但需要用恰当地表达方式。孩子会经常用不恰当的方式去表达自己的情绪,这也是较为正常的,因为他们没有更好的办法。我们进行情绪教育的重点是,我们感到愤怒之后做了什么是合理的,或者做了什么是有效的,合理表达情绪的行为是需要学习的,情绪教育的目标并不是让孩子从此不发脾气,而是教会用正确合理的方式表达情绪。

父母可以参考这个标准,来决定孩子表达情绪的方式是否合理:**,不能伤害别人;第二,不能伤害自己;第三,不能损坏财物。当孩子用不合理的方式发脾气时,比如扔东西,打人,父母需要制止孩子,但不要打骂。父母可以温和而坚定地抓住孩子的手,把他抱起来,跟他说:“爸爸/妈妈知道你很难过,我理解。但是不能打人/不能扔东西。”温柔有力的拥抱可以让孩子平静下来。花一点时间在孩子身上,未来可以为父母节约下大量亲子大战的时间。

常常听到父母跟孩子说:“不许哭”“不许闹”,这些其实并不是有效的方法,孩子可能会理解为“不许伤心”“不许生气”,导致对自己的情绪产生内疚。父母需要帮助孩子学会用语言说出自己的情绪和要求,而不是采用摔东西、打人、哭闹的方式来表达。当孩子有摔东西、打人等不良的情绪表达行为时,很多父母会采用责骂、惩罚、打孩子的方式来制止孩子的行为,这样的处理不仅会引发亲子冲突,还给了孩子一个“强权即真理”的坏榜样,他可能就会从此学到用暴力和骂人来解决问题。父母这个时候要做的是用平静的语言去引导孩子:“我知道小朋友抢你的玩具,你很生气,但不可以去打人。你可以大声说‘你抢的玩具,我很生气’或者‘我等一下就给你玩’”。父母也需要平时多鼓励孩子用语言来表达自己“你哭的时候父母并不知道你想要什么呢,能不能说给父母听呀”。

当孩子学会正确合理地表达情绪之后要做什么呢?父母还需要引导孩子思考解决问题的答案。即启发孩子自己寻找解决办法,如果孩子对一些事情有不正确的看法,还要引导孩子改变这些看法。

(4)启发孩子找到解决办法

在刚才因玩具而产生纠纷的例子中,父母可以说:“我知道你很喜欢这个玩具,可是幼儿园就只有一个,你喜欢,别的小朋友也和你一样喜欢,你能不能想个办法,解决这个难题呢?”不过这种引导需要在孩子冷静下来之后才会起到作用,孩子和大人一样,发脾气的时候是很难思考的。通常孩子也能想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有时还会出乎大人的意料。孩子可能就会说:“那我们轮流玩”或者“用他的玩具跟我换”。

(5)引导孩子改变看法

之前我们说到过,情绪其实还会受到认知的影响。学龄前孩子的思维还不能脱离具体事物,但父母也可以开始尝试培养孩子**转变看法来改变情绪。比如周末下雨了,孩子不能出门玩,很不开心,父母可以说“下雨也有好处呀,我们可以在下雨时在家一起做游戏,等雨停了出门去玩水”。换一个想法,孩子可能就破涕为笑。这对于成年人来说,也是很有用的思维方式。

下面,让我们回到这节课开始给大家讲的妈妈和孩子在飞机上的故事:

后来,我和这位妈妈聊的时候,她告诉我当时她的感觉糟透了,差点忍不住想要爆发训斥孩子了。不过因为她学习过情绪训练的课程,所以还是尽力控制自己的情绪,让自己平静下来,去和孩子共情。

当时,她和蔼地说:“你希望现在就能抱着玩具汽车,是吗?”

孩子伤心地回答:“是的。”

妈妈又说:“所以你很生气,因为我不能把它拿来给你。”

孩子依然噘着嘴,说:“没错。”

妈妈又重复道:“你希望现在就能有玩具汽车陪伴,对吗?”

孩子有些惊讶地看着妈妈,嘟囔着说:“是的,我现在就想和它在一起。”

妈妈接着说:“你现在很累,如果能抱着你心爱的玩具汽车,一定感觉很好。我也希望玩具汽车在这儿陪着你。我还希望我们能跳上一张大床,床上摆满了你的玩具和枕头。要是能躺在那就太棒了。”

孩子点头赞同,说:“是呀。”

妈妈继续对孩子的情绪表达理解:“因为玩具汽车在飞机的另外一个地方,我们不能拿来给你,所以你才感到这么失望。”

孩子叹了口气,说:“是的。”

妈妈又说:“真对不起。”孩子脸上的紧张慢慢消失了,又小声地抱怨了几次,但越来越平静,几分钟之后就睡着了。

在这个故事中,妈妈其实一直在做的一件事,就是理解孩子的感受。在这个基础上,帮助孩子认识到,他失望了,还帮助孩子认识到他为什么失望,因为妈妈不能现在给他玩具汽车。虽然妈妈没有实质性地去“解决”这个问题,但是妈妈对孩子的理解让他感受到妈妈重视他的需要,妈妈是爱她的。这成为了孩子的一次成长的机会,因为他不但学会了面对失望的情绪,还学到了延迟满足。



3. 父母有了情绪怎么办

刚才我们讲了如何处理孩子的消极情绪,但真正地育儿难题常常不是孩子的情绪问题,而是我们父母自身的情绪问题。我们都说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如果做家长的都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又怎么要求和培养孩子的情绪能力呢?!所以,父母自身的情绪管理能力至关重要。

可是,父母也是人,难免都会有情绪,大人有了情绪怎么办呢?

首先,来剖析一下,父母为什么会对孩子生气?

父母为什么会对孩子生气

孩子不好好吃饭、睡觉,大半夜的非要出去玩,不让动的东西非要去动,哭闹起来怎么都哄不好的时候,父母可能会觉得我怎么就摊上这么一个坏脾气的娃,小小年纪就开始和我对着干了,长大还得了?···

为什么孩子的这些行为表现会触动家长的情绪神经?父母的这些情绪常常来自于对孩子行为的不恰当的认识和解读,还记得刚才我们提到的认知影响情绪么?有些时候,父母如果认识到,孩子的行为,是和他的年龄阶段相符的,父母就没有那么恼怒了。

(1)忽视了孩子的年龄特点

其实孩子一直遵循着“什么年纪,做什么事儿”的原则,父母有时候对孩子的要求超越了他的年龄。孩子很少故意做出不良行为,成年人对孩子行为动机的解读通常反应的是大人的看法。比如3岁的孩子的大脑对于外界刺激正处在非常敏感和好奇的状态,探索是他的天性,探索对于他大脑的健康发育有着重要作用。父母带着孩子去超市的时候,孩子面对玲琅满目的商品,那么多丰富的色彩,就像进了迪斯尼公园一样兴奋,如果要求他老老实实地牵着父母的手,跟着大人走,这对孩子来说可能也是不现实的,如果孩子因为他的年龄或性格特点而受到惩罚的话,也是不公平的。大人通常忘记自己也曾是孩子。对孩子来说,探索、玩耍就像父母认真工作一样重要,而不仅仅是单纯的娱乐,他们需要**玩耍来学习和认识世界,他们需要父母提供安全的环境,设置合理的界限,在安全的环境、规则和界限的保护下进行探索,而且孩子会不断接近和挑战这些界限,来确定这些界限是否不可动摇。所以,孩子在做一些探索行为,显得“不听话”时,父母先别生气,那可能是孩子这个年龄阶段正常的行为。父母真正的任务是预防、警觉,并快速反应。很多时候,我们只要做了预防,就能避免孩子出现“不良行为”。在提供给孩子探索的环境里,需要把不想让孩子碰的、危险的东西放到孩子看不见、够不着的地方,把尖利的桌子椅子的边缘用柔软的材料包起来等等,都能预防孩子做出危险的行为。如果孩子挑战父母设置的界限时,父母要温和而坚定地制止而不是惩罚孩子。比如,一旦孩子跑到了马路中间,父母快速要把孩子抱回来,告诉他,马路中间很危险,父母会很担心。

(2)难以接受孩子表达负面情绪

还有的时候,父母受不了孩子表达负面情绪,觉得孩子有情绪说明孩子脾气坏、性格不好,就开始怀疑是不是自己的教育出了什么问题,觉得自己不是个好父母。其实这是很用心的父母才会有的烦恼。前面已经说了很多,所有人都一样,有什么样的情绪都是可能的。很多父母想让孩子只有好情绪而没有坏情绪,这样的想法是可以理解的,但这是一个不可实现的误区。

孩子不能用合理的方式表达情绪,也是由于孩子的年龄小和阅历和经验有限,在这方面,孩子是需要父母去教的。尝试把孩子看作是需要帮助的,而不是有问题的。

如果父母能够理解“那些在大人看来不好的行为其实都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正常的、暂时的表现”,如果父母能够接受孩子的各种负面感受,这样的话父母就会对孩子少生一点气,少一点训斥多一些耐心和关怀。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父母生气了该怎么办

做过父母的人都知道,在养娃的过程中,脾气再好的父母也难免会有被孩子气得火冒三丈的时候。父母在生气的时候,请记住一点,不要把发泄自己的情绪和教育孩子混为一谈。当觉察到自己生气了的时候,父母需要想办法先冷静下来,然后再去和孩子交流。因为在生气的时候,我们很容易去指责、说出过激的伤人的话语,或陷入亲子大战之中。此时我们大脑中负责情绪调节、冲动控制以及做判断的部分——前额叶皮质正处于“离线”的状态,没有前额叶皮质的作用,我们不能够清晰地思考,不可能有效地解决问题。愤怒的情绪是会传染的,当我们火冒三丈的时候,孩子也会这样的,反之亦然。父母在生气的时候,可以尝试下面的方法:

(1)离开“火山口”

如果可以的话,父母需要离开愤怒的场景,退出亲子之间的冲突,不要让情绪和攻击愈演愈烈。当你跟孩子说:“我现在很生气,需要先回我的房间冷静一下。”这也会给孩子一个情绪调控的良好范例。

(2)让自己冷静下来

可以花一些时间,比如可以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来转移一下自己的注意力,或者用深呼吸、数数的方法让自己心情平静下来。

(3)寻求和孩子平静地沟通

等我们自己冷静下来之后,再去处理孩子的问题。


4. 怎样培养快乐的孩子

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快乐,快乐的积极情绪也有利于孩子的各方面的发展。要想培养快乐的孩子,父母要做的事情有很多很多。长久以来我们的教育奉行精英模式,认为让孩子获得所谓的“成功”,成为社会的精英就是教育的目标。但是我们看到很多成功人士并不快乐,他们拥有普通人没有的东西却常常感到苦闷和抑郁,**精英教育所获得的智慧、财富和地位并不一定让人们过得比其他人更幸福。因此,越来越多的父母希望孩子拥有幸福的人生。

那么,什么是幸福呢?这个看似非常主观,容易各持所见的话题,其实早就有了科学的实证研究。科学的研究告诉我们,幸福并不是虚无缥缈不着边际的,它是可以被定义、被测量和被训练的!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利格曼**近20年的研究指出,幸福包含5大元素,即积极情绪、投入、人际关系、意义和目的、成就。英国剑桥大学心理学博士苏德中先生和他的导师菲利希亚.于佩尔将幸福定义为十个维度,并对23个欧盟国家的幸福度进行了测量。苏德中博士提出的幸福十个维度分别是:快乐、价值感、才能、投入、抗逆力、乐观、人际关系、活力、自信和平和。父母如果能在育儿的过程中用有效的方法关注和培养孩子的这些方面,将会提升孩子的幸福感和快乐生活的能力。

**后,我想分享国外心理学家的一段话来结束今天的课程内容:家庭生活是孩子学习情绪的**所学校。在这个鲜活的小世界里,孩子们学会了如何感知自己的情绪,了解了他人是如何回应我们感受的,读出了他人眼中的希望或恐惧,也学会了如何表达自己心中的希望或恐惧。在这个情绪学校里,不但家长对孩子说了什么、做了什么会影响孩子,父母还**自身的言行举止来告诉孩子,他们是如何处理情绪的,夫妻之间应该如何相处。有一些父母是非常有天分的情绪导师,而另一些父母在这方面做的非常糟糕。不论天赋如何,父母都要努力学习、体验和思考,尽量做好孩子的情绪管理导师,让我们的孩子拥有快乐生活的能力。

讲师介绍


马 亚 婷

北京大学医学博士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优儿学堂儿童心智成长专家

参与过世界卫生组织多项研究课题,关注抑郁症的预防及治疗、儿童自闭症的干预及治疗、学校教育、亲职教育等。致力于从公共卫生的角度预防儿童及成人心理障碍的发生,促进康复,实现幸福殷实的人生。



相关推荐


杭州记忆力培训   杭州注意力培训    杭州记忆力提升

体验课预约试听

倒计时

12:00:00

课程热线:

18667097265
在线咨询

客服在线时间:早上9点~下午6点,其他时间请在线预约报名或留言,谢谢!

杭州素质教育

免费体验课开班倒计时

11: 41: 09

稍后会有专业老师给您回电,请保持电话畅通

咨询电话:18667097265
推荐机构 全国分站 更多课程

本周仅剩 个试听名额

请键入信息,稍后系统将会把领奖短信发至您的手机

申请试听名额

已有10254人申请免费试听

01电话咨询 | 18667097265

QQ:2911768934
加盟合作:0755-836545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