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咪贝网 > 婴幼儿早教 > 早教知识,远离“过保护”培养孩子走向独立

早教知识,远离“过保护”培养孩子走向独立

分类:婴幼儿早教系列日期:2017-07-04

咪宝网推出的课程将与曹泽毅、高思华、戴耀华、陈宝英、盖铭英、翟桂荣、鲍秀兰、魏丽惠、申昆玲、廖秦平、沈浣、张峰、游川、刘东莉等几十位国内顶级的大牌妇幼保健专家联手,拥有500多门丰富实用的妇幼课程,让更多的宝妈宝爸们能够获益。

跟从事大众传媒的教育心理学工作者聊天的时候,听他们讲现在有很多妈妈成了“教育心理学专家”。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及时找教育心理学专家进行咨询,这原本是件好事。但是,这些母亲的言谈之中,却时时透出一些连专家们都自愧不如的专业知识。

我也有过类似的感受。一次,一位母亲来找我咨询,她对教育理论的熟悉程度让我大吃一惊。以至于让我产生了在听一场教育理论演讲会的错觉。

这位母亲讲到:现在的母亲已经开始关心孩子的教育问题,大部分的母亲已经开始意识到“过保护”,“过干涉”的危害。但是,我认为,这种想法已经过时了。母亲教育孩子的最强大武器就是爱,缺乏母爱滋润的孩子容易产生性格上的缺陷。不要担心“过保护”,用母爱全身心地浇灌孩子,这才是预防母子关系疏远的最佳路径。

听着这位母亲的“讲座”,我不禁开始同情起现在的母亲了。在教育信息泛滥的今天,我们年轻的妈妈们考虑得太多,太累了。

其实,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自然会碰到这样那样的问题,我们应该报以最平常的心态,自然轻松地应对。

最近又有两位母亲的咨询让我更加意识到这个问题。一位母亲的问题是,孩子出去玩,下雨了,要不要给孩子送伞,送,怕有“过保护”之嫌;不送,又于心不忍。

我认为,这个时候,母亲应该根据自己的判断,坦然地应对这个问题。如果天气很冷,想到自己的孩子可能会生病,那就不必勉强自己铁硬心肠。相反,如果想到雨不大,自己小时候也有过挨淋的经历,那就不必兴师动众。

其实,孩子们在遇到这种情况时,相反倒应对自如。不管男孩女孩,只要身体健康,就会把淋雨当作一次冒险经历。

另一位母亲,孩子年龄稍大一些,一次,因为一点小事,与父母发生了争吵,就躲进自己的屋子,不肯出门。这位母亲见孩子不肯与自己讲话,就开始担心是否与孩子无法进行沟通。其实,这种情形下,原本就没有讲话的气氛,那就不要勉强孩子非要跟自己讲话。

其实,上面两个例子都只不过是孩子在走向自立的过程中必然会经历的一个阶段而已。而我们大部分的母亲却只想把孩子抱在怀里,还美其名日这是父母对孩子的爱,其实是在给孩子走向自立制造障碍。

我上中学那会儿,真正离开父母,过起了寄宿生的生活。让母亲感到吃惊的是,在家娇生惯养的我,一旦离开了家,就再也不叫苦叫累了。

曾经以“一人旅行教育”而扬名的插图画家真锅博先生,对还是小学生的孩子讲:“你已经长大了,不能什么事情都依赖爸爸和妈妈了。今后,地震也好,台风也好,爸爸和妈妈都不会去接你。你要有心理准备,不管多苦多累,都得一个人回家。”当然,这种做法的确有些过分,但我们大人通常认为:孩子永远都会守在家里,即便出门,也会出于一种“归巢本能”回到家中。

的确,孩子在父母眼中永远都是孩子,我们暂且不论这种看法的对错,如果永远把孩子当作“孩子”来对待,关在家中温暖的小窝里,依偎在父母的羽毛下,这种所谓的父爱、母爱,只会给孩子的自立设置障碍。

父母有责任、有义务帮助孩子走向自立,特别是对处于青春期的孩子来讲,家庭应该由一个起保护作用的温室,逐渐转变为一个培养孩子自立的场所。自然界与人类社会有很多相似之处,大部分的生物,在一定的时期都会疏远自己的孩子,这已经成为一个自然规律。而只有人类这一种生物,要永远把孩子庇护在父母的羽毛下,这种逆自然规律的行为恐怕不会有什么好结果。

父母对孩子真正的爱,不是要把孩子永远地庇护在自己的怀里,而是要帮助孩子成功地走向社会,成为社会中自我独立的一员。



关注我们的微信号,学习妇幼课程。

更多阅读:

正保咪宝网

育儿这些事一定得清楚

如何让宝宝健康成长

早期教育怎么做好

早教课程试听

  • 1-6月龄的宝宝应该选择什么玩具?
  • 怎样和听不懂语言的宝宝说话?

早教课程名师

车廷菲 试听

联系方式

深圳诺达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

0755 - 83656425